扫一扫,微信关注我们
主营产品: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制造, 压电器,成套电气设备,矿用机电设备,皮带机综合保护系统,电器,传感器,工矿配件,电器配件,照明电器,开关,电子元器件,气动液压元件,自动化机械设备,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加工销售。
品牌 | HANGRONG/杭荣 | 电动机功率 | 35kW |
---|---|---|---|
外形尺寸 | 100mm | 重量 | 4kg |
CTZLK-ll 防撕裂保护装置开关接线安装方式
CTZLK-ll 防撕裂保护装置作为皮带输送机的核心安全部件,其接线与安装的规范性直接决定了皮带撕裂检测的准确性和保护功能的可靠性。以下从接线准备、接线步骤、安装固定及调试验证四个维度,详细说明具体操作方法,适配工业现场复杂工况需求。
一、接线前核心准备工作
1. 设备与参数核对
部件完整性检查:开箱后确认 CTZLK-ll 防撕裂保护装置的核心组件,包括 2 台撕裂开关本体、2 段覆塑航空钢丝绳(通常长度适配输送机带宽,默认 3-5 米)、索扣、安装支架、固定螺栓(M10×30 不锈钢螺栓及配套螺母、弹垫),以及附带的接线图纸、产品说明书,确保无部件缺失或损坏(如开关外壳破裂、钢丝绳变形、端子氧化等)。
电气参数确认:重点核对装置额定电压(常见为 AC220V 或 DC24V,需与现场控制系统电源匹配)、输出触点类型(常开 NO / 常闭 NC,通常为双触点设计,支持报警与停机双信号输出)、触点容量(一般为 5A/250VAC,避免超载导致触点烧蚀),确保与后续连接的 PLC 输入模块、继电器或报警装置参数兼容。
2. 工具与材料准备
接线工具:准备剥线钳(剥线范围 0.5-2.5mm²,适配装置电缆线径)、十字螺丝刀(PH2 规格,匹配开关端子螺丝)、压线钳(用于压接端子,可选)、万用表(用于通断测试与电压测量)、绝缘胶带(阻燃型,用于线头绝缘处理)。
辅助材料:根据现场布线需求,准备 RVV2×1.5mm² 或 RVV3×1.5mm² 铜芯电缆(传输距离≤100 米选 1.5mm²,超过 100 米需升级为 2.5mm² 以减少压降)、电缆防水接头(若现场湿度大或粉尘多,需适配开关进线孔规格,如 M16×1.5)、接地黄绿双色线(截面积≥1.5mm²,保障电气安全)。
3. 现场环境与位置确认
安装位置复核:按规范,CTZLK-ll 防撕裂开关需成对安装在皮带输送机两侧,优先选择皮带落料点向机头方向 10-15 米处(物料冲击易导致撕裂的关键区域),或输送机凸弧段、导料槽出口等风险点。若输送机长度超过 50 米,需在中间段增设 1-2 对,确保无监测盲区。
环境预处理:清理安装位置周围的杂物(如积煤、碎石、油污),检查输送机机架平整度,若存在锈蚀或变形,需提前打磨除锈或加装垫片,避免支架安装后倾斜导致开关误触发。
二、分步骤接线操作指南
1. 电缆引入与端子接线(以 AC220V 双触点型号为例)
电缆固定与防护:将准备好的电缆通过开关外壳底部的进线孔引入(若为防水型开关,需先安装电缆防水接头,拧紧后确保密封),电缆预留 15-20cm 冗余长度,避免拉扯导致接线松动。开关内部通常设有 3 组端子:
电源端子:标识为 “L"(火线)、“N"(零线),接入现场 AC220V 电源(注意区分相线与零线,不可反接,否则可能导致内部继电器烧毁)。剥去电缆线芯绝缘层 8-10mm,将火线插入 “L" 端子,零线插入 “N" 端子,用螺丝刀顺时针拧紧端子螺丝,拉力测试无松动即可。
信号输出端子:标识为 “NO1/COM1"(一级报警常开触点)、“NO2/COM2"(二级停机常开触点),若现场仅需单信号输出(如仅停机),可选择一组触点接入。例如,将 “NO1" 接 PLC 数字输入模块的 “DI1" 端,“COM1" 接 PLC 公共端 “COM";若需联动声光报警器,可将 “NO2" 接报警器电源输入端,“COM2" 接电源零线,形成报警回路。
接地端子:标识为 “PE"(或接地符号),将黄绿双色接地线一端接入,另一端连接至输送机机架的接地螺栓(需确保机架接地电阻≤4Ω,若机架未接地,需单独引至厂区接地网),防止开关漏电引发安全事故。
接线规范要求:
不同功能的电缆线芯需做标识(如用标签纸标注 “电源 L"“信号 NO1"),避免后续维护混淆。
端子接线需确保线芯无毛刺,不与其他端子短路,拧紧螺丝时力度适中(以线芯不转动为宜),防止过紧压断导线或过松接触不良。
接线完成后,将多余电缆整理至开关内部卡槽,盖紧开关外壳,拧紧外壳固定螺丝(防水型需检查密封圈是否贴合,防止粉尘或水渗入)。
2. 双开关联动接线(关键步骤)
CTZLK-ll 防撕裂装置需 2 台开关配合工作,通过钢丝绳形成闭合监测回路,接线时需注意:
信号串联 / 并联选择:若需 “任意一台开关触发即停机",将 2 台开关的 “NO1" 端子相互串联(即第一台 “NO1" 接第二台 “NO1",第二台 “NO1" 接 PLC 输入),“COM1" 端子直接并联后接 PLC 公共端;若需 “两台同时触发才停机"(特殊场景),则将 “NO1" 端子并联,“COM1" 端子串联。常规皮带保护场景优先选择串联,确保单一撕裂点即可触发保护。
电缆布线要求:连接两台开关的电缆需沿输送机机架侧面固定,采用电缆卡子每隔 50cm 固定一次,避免电缆下垂与皮带摩擦;若穿越滚筒或托辊区域,需加装金属穿线管防护,防止电缆被转动部件绞断。
三、开关安装与钢丝绳调试
1. 支架与开关固定
支架安装:将配套的 L 型安装支架(材质通常为 Q235 钢,表面镀锌防锈)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输送机纵梁上。焊接时确保支架与纵梁垂直(用直角尺校准),焊缝长度≥30mm,无虚焊;螺栓固定时需使用弹垫和平垫,拧紧后支架无晃动(扭矩控制在 25-30N・m)。
开关固定:将接线完成的撕裂开关用 M8 螺栓固定在支架上,调整开关角度,使开关的拉环(或弹簧球)朝向皮带中心线方向,且开关本体与皮带侧面平行,间距保持 15-20cm,避免皮带正常抖动时碰撞开关。
2. 钢丝绳连接与松紧度调整
钢丝绳固定:取一段覆塑航空钢丝绳,一端穿过第一台开关的拉环,用 2 个索扣交叉紧固(索扣间距 5-8mm,拧紧后用老虎钳再次加固,确保拉力≥500N 不脱落);另一端穿过第二台开关支架中间的导向孔,同样用索扣固定,形成横跨皮带下方的监测绳。
松紧度调试:双手拉动钢丝绳,调整其松紧度至 “施加 0.8-1.0kg 拉力即可触发开关动作"(可通过弹簧秤辅助测试)。同时,确保皮带在额定荷载下沉时,皮带底面与钢丝绳的间距为 5-10mm:间距过小易因皮带抖动误触发,过大则可能错过轻微撕裂的检测。调整完成后,在钢丝绳转弯处(如 30° 弯角)用索扣将两段绳体轻轻扣合(不可锁死,保留 1-2mm 活动量),防止钢丝绳偏移。
四、接线安装后检查与测试
1. 静态检查
接线复核: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电源端子(L-N 之间应为开路,电阻无穷大)、信号端子(NO-COM 之间应为开路,触发开关后变为通路,电阻接近 0),确认接线无短路或虚接;用电压档测量电源输入,确保电压在额定值 ±10% 范围内(如 AC220V 时为 198-242V)。
机械检查:手动触发任意一台开关的拉环,观察开关内部指示灯(若有)是否点亮,同时听触点动作声音(清晰的 “咔嗒" 声);松开拉环后,开关应能自动复位(部分型号需手动复位,需按说明书操作),确保机械结构灵活无卡滞。
2. 动态模拟测试
空载测试:启动输送机空载运行,用薄铁板(宽度≥10cm)模拟撕裂的皮带,缓慢插入皮带与钢丝绳之间,推动钢丝绳触发开关。观察控制系统是否收到报警 / 停机信号,输送机是否按预设程序停机(通常延迟≤1 秒),声光报警器是否同步启动。
带载测试:在输送机输送额定物料时,重复上述模拟测试,重点检查皮带振动状态下开关是否误动作,以及物料冲击是否影响钢丝绳稳定性。若出现误触发,需微调钢丝绳松紧度或增大皮带与钢丝绳的间距;若触发不灵敏,则需减小间距或检查触点是否氧化(用细砂纸轻微打磨触点)。
3. 现场标识与记录
标识张贴:在开关安装位置张贴 “防撕裂保护装置" 标识,注明安装日期;在电缆布线处张贴 “电缆走向" 标识,方便后续维护。
记录存档:整理接线图纸、测试数据(如触发拉力、动作时间)、安装位置示意图,存入设备档案,为定期巡检和故障排查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规范的接线与安装操作,CTZLK-ll 防撕裂保护装置可精准监测皮带撕裂风险,在矿山、煤炭、建材等行业的皮带输送机系统中,有效避免因撕裂导致的设备损坏与生产中断,保障工业生产安全高效运行。
CTZLK-ll 防撕裂保护装置开关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