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13593699788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HQSG-C防爆声光报警装置的预警作用实现原理是什么

HQSG-C防爆声光报警装置的预警作用实现原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4-25 点击量:147

HQSG-C防爆声光报警装置的预警作用实现原理是什么

HQSG-C防爆声光报警装置的预警作用实现原理基于传感器监测、信号处理、防爆结构设计及声光报警输出四大核心环节,通过多级响应机制在电气故障发生前或初期实现精准预警,具体原理如下:

一、传感器监测与信号转换

1、多参数传感器部署

气体泄漏探测:采用催化燃烧式或红外吸收式传感器,实时监测可燃气体(如甲烷、氢气)浓度,响应时间≤5秒,检测下限达1%LEL(爆炸下限)。

电气故障监测:集成电流互感器、电压传感器及温度探头,监测过载电流(超额定值120%)、电压波动(±15%阈值)及局部温升(速率>5℃/min)。

电弧光检测:通过紫外传感器(波长200-280nm)捕捉电弧放电特征光谱,对0.1ms级电弧事件敏感,误报率<0.1%。

2、信号预处理

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4-20mA电流信号或RS485数字信号,经滤波电路消除电磁干扰(抗干扰能力≥10V/m),再由ADC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供控制单元分析。

二、防爆型控制单元处理

1、阈值比较与逻辑判断

控制单元内置微处理器,将传感器数据与预设阈值对比。例如,当甲烷浓度达10%LEL时触发一级预警,电流超载至3倍额定值时启动三级紧急报警。

支持多参数联动判断,如“温度>85℃且电流突增200%"时直接判定为电弧故障。

2、防爆电路设计

采用本安型(Ex i)或隔爆型(Ex d)电路,限制输出能量(电压≤12V,电流≤100mA),确保故障电弧不引燃外部爆炸性气体。

信号传输通过光纤或本质安全型电缆,避免传统导线在故障时产生电火花。

三、声光报警输出机制

1、分级声光报警

一级预警:间歇蜂鸣(1Hz)+ 黄色LED闪烁,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如电流波动±10%)。

三级紧急报警:高频脉冲音(5Hz)+ 红色爆闪LED(亮度≥500cd/m²),同步启动风机或切断电源。

报警声压级覆盖85-120dB(A),光信号可见距离≥100米,穿透浓烟能力达50米。

2、无线互联与联动控制

支持LoRa/ZigBee无线组网,将报警信息传输至中控室,联动消防喷淋、通风系统等设备。

例如,油气储罐区报警时,自动关闭进料阀门并启动惰性气体吹扫,响应时间≤3秒。

四、防爆结构与适应性设计

1、隔爆外壳防护

外壳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厚度≥6mm,承受1MPa内部爆炸压力,防护等级达IP66/IP67,适应-40℃至+70℃环境。

电缆引入装置通过防爆格兰头密封,间隙填充防爆胶泥,确保防爆完整性。

2、冗余设计

双传感器互为备份,电源模块支持市电/UPS双路供电,故障自诊断功能实时监测传感器漂移(误差>5%时报警)。

HQSG-C防爆声光报警装置的预警作用实现原理是什么